当前位置: 首页 / 政务要闻 / 信息转载

马尔康市以“嘉绒文化 +”绘就民族团结文旅新画卷

发布时间:2025-05-12
字体:
访问量:
来源:马尔康市创建办、指尖微创建
分享到:

5月1日,阿坝州马尔康市以“嘉绒文化+”为核心,通过红色文化浸润、民俗体验赋能、服务保障托底,推动各族群众与游客在互动中增进情感、在体验中深化认同,生动践行“以文促融、以旅聚心”的民族团结实践,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新活力。据统计,当日全市接待游客超4000人次,同比增长11%,旅游收入总计244.77万元,同比增长11.99%,文旅市场迎来“开门红”。

文化共情:红色基因架起“交往”连心桥。马尔康市依托红军长征纪念馆等红色资源,创新推出“嘉绒+红色”主题体验活动。各族游客与当地群众共舞锅庄、同唱红歌、齐举五星红旗,在《高原之宝》牦牛舞的豪迈舞步中感悟长征精神与嘉绒文化的交融。

成都一位游客感慨:“我们来自成都,今天是我们第二天的行程,感受非常好,蓝天白云,阳光下面,锅庄舞在我们身后翩翩起舞,这里一年四季都非常棒,我已经来很多次了,非常巴适。”

民俗共享:市集经济铺就“交流”暖心路。聚焦“嘉绒+集市”模式,打造特色文化体验空间。非遗手工艺展区通过唐卡绘制、藏绣技艺活态展示,让游客沉浸式触摸民族文化脉搏;青稞拿铁、糌粑甜点等创意美食实现传统饮食文化的时尚表达,日均接待游客超千人次。

商户依西桑格介绍:“我们以‘传统茶饮+咖啡’推出多种特色产品,相较于前段时间,今日游客流量明显增多,全天销售额也有新的增幅。”市集不仅激活经济,更成为展示民族文化、促进语言互通、习俗互鉴的开放式课堂。

服务共融:全域保障织密“交融”同心网。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,马尔康市以“嘉绒+服务”提升旅游品质,推动“硬设施”与“软服务”双升级。全市已备好2117个停车位和13处便民停放点,有效缓解了游客停车难的问题。同时,在西索民居观景点、嘉绒里点位等设置游客服务点,为游客提供矿泉水、旅游宣传册和咨询等服务。这些服务举措,不仅让各族游客在温馨服务中感受到“一家人”的温暖,更进一步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与交融。

如今,3.5小时直达成都的交通动脉让这座高原名城成为民族团结“会客厅”。马尔康以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,深刻诠释着“各美其美、美美与共”的共同体理念,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源源不断的鲜活力量。展望未来,这座嘉绒文化名城将持续以“传统与现代共生”的文旅新图景,书写各民族“共居共学共事共乐”的生动篇章。

责任编辑:侯桂平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