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 / 政务公开 / 专项资金公开

“两项资金”推动阿坝州民族教育结硕果

发布时间:2019-10-24
字体:
访问量:
来源:阿坝州两资办
分享到:

马尔康民族师范学校始建于1973年,是一所国家级重点师范学校和阿坝州重点双语高级中学,是阿坝州唯一一所具有雄厚藏汉双语师资实力的民族学校。学校占地面积87.6余亩,校舍面积45亩,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。据尕让他介绍,学校前期为中专学校,1994年通过国检,评为“国家级重点中专”,后根据社会发展和教育需要,学校改成“高中+师范”的办学模式,即双语高中和五年制大专两种教学模式。

“我们已经与阿坝师范学院、绵阳师范学院等高校实现联合办学,采取‘32’的模式,把原来的中专升级为5年制大专,并突出‘双语+师范’和‘小教+幼教’办学特色。”说到目前的办学模式,尕让塔很自豪。目前,学校有教学班32个,专任教师112人,在校学生1463人,其中双语高中15个班,学生726人,五年制大专班17个班,学生737人。

学校能够形成如今的规模,离不开省“两项资金”的支持。1992年,马尔康民族师范学校由卓克镇迁入马尔康市区,“那时的条件非常差,学校里除了教学楼像样外,其他硬件设施都很差,没有礼堂、实验室,操场没有硬化,学生寝室不但居住条件差,还非常拥挤。”在尕让他的记忆里,学校发展的道路布满荆棘。指着一片学生宿舍,他继续说:“当时,校园里几十亩地都空着,学校就搞起劳动实践课基地,师生一起种土豆,这种状况持续了好几年。”

到了1998年,学校终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。省“两项资金”办公室在了解学校的困难之后,立即拨款348万元,连同国家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其他款项,学校终于有足够资金修建综合实验楼和学生宿舍。

近年来,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持续关怀和支持下,学校条件逐年优化和完善,先后修建了实验综合楼、教学楼、师生食堂、教师宿舍、学生宿舍。到如今,学校的各项硬件设施更上一层楼,“现在,我们已经装备有全州一流的校园平安系统、闭路电视广播系统、校园广播系统、考试巡察系统,还有现代通用技术教室、图书阅览室、学生计算机教室、美术室、音乐室、琴房、学术报告厅、录播室、电子阅览室等,每间教室都配上了多媒体设备(电视、触摸式液晶电子白板);我们还有有全州一流可容纳万余人的标准田径场、篮球场、羽毛球场……”说起目前学校的硬件设施,尕让他如数家珍。

阿芳老师在校从教已近30年,现在教高一汉语文,她见证了学校的变迁和进步,“过去学校条件太差了,学生上课就课本一本书,教辅材料几乎没有,上课难度大,作为老师压力也大。”随着国家投入的加大,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逐渐完善和优化,“现在条件好多了,就是和成都那边的学校相比,也不落后了。老师备课有电子阅览室可查资料,学生也可上网学习。”对于目前学校的状况,阿芳老师十分满意。

“现在,我们学校还引进了‘云课堂’,老师采用APP教学,使用电子黑板等先进教学设备上课,已经跟上时代的步伐。”学校主任王军利说,高中部与成都4中和7中两所名校联网,实施同步网络教育,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,学校教学水平得到大幅提高。

师范175班的初莫来自草原,现就读于5年制幼师专业。“在这样的学校里学习太幸福了。”初莫扳着手指头,细数着学校的好,“学习设施设备太好,寝室又宽敞明亮,又有暖气,又有洗衣机……我一定要好好学习,毕业后要回家乡当一名好老师,不辜负党和国家为我们创造的好条件。”说到这里,女孩年轻活泼的脸也变得严肃起来。

在省“两项资金”的支持和全校师生的努力下,马尔康民族师范学校取得了累累硕果。据了解,该校先后获得国家、省、州专业荣誉的教师累计达15人,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、交流获奖论文100余篇;自2003年开办高中以来,向高等院校输送了1000余名学生,全国高考平均升学率达到79%2007年至2015年连续8年荣获阿坝州年度双语类普通高中教学质量一等奖。

“我们学校取得的所有成绩,都离不开省‘两项资金’的支持。”尕让他满怀感激地说。在阿坝,像马尔康民族师范学校这样因为省“两项资金”的支持而迎来发展春天的机构与组织还有很多很多。据阿坝州两资办洪莺介绍,2011-2019年阿坝州共争取省“两项资金”97675万元,其中民族地区开发资金92597万元,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5078万元,实施项目1016个,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强劲动力。

责任编辑:侯桂平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