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 / 阿坝民族 / 民族团结

深耕诉源治理工作阿坝州理县纵深推进“石榴籽”调解模式

发布时间:2024-02-09
字体:
访问量:
来源:州委政法委、指尖微创建
分享到:

为坚持不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持续巩固“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”创建成果,阿坝州理县将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与民族地区多元解纷工作深度融合,成立法院“石榴籽”调解中心,充分运用一站式多元解纷和基层力量整合一体化运作,深入推进诉源治理,取得了良好效果。2023年行政案件收案同比下降70%,执行案件收案同比下降21.3%。

一、夯基赋能,建立高效便民的“服务圈”。

一是形成“联调联动”机制。坚持党政主导、司法推动、多元共治原则,综治中心、公安、司法等9部门入驻调解中心,按照“部门联动、跨界联诊、问题联治”工作机制,与相关单位构建联动机制9个,有效整合资源等举措,形成诉源治理“一盘棋”工作格局和“同频共振”工作效应。

二是构建司法服务“生态圈”。在4个派出人民法庭设立巡回审判法庭、5个景区所在地设立巡回审判工作站,在工业园区设立1个司法服务联系点,形成了庭、站、点“三位一体”巡回审判网络体系,实现多元调解工作站、联络点全覆盖。

三是打造基层治理“示范点”。加强诉源治理构建“无讼村”,建立驻乡村基层联系点24个,让法官“融网进格”;建立联系点排查机制,通过“专业问诊”精准解纷,在线就地化解矛盾纠纷11件,就地化解率100%。

二、搭建平台,打造纠纷化解的“终点站”。

一是在调解队伍上优化充实。任命50名法律素养高、工作经验丰富少数民族代表人士担任人民陪审员。选聘一批民族乡贤及少数民族党员充实到“石榴籽”调解人才库,目前已吸纳调解员21名。

二是在调处方式上推陈出新。在调解中心将藏族图腾等民族文化元素与法治文化充分融合,建设特色文化阵地,拉近少数民族群众心理距离。以多种形式宣传婚姻、邻里关系等常见纠纷典型案例和法律规定,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办事依法、解决问题用法、化解矛盾靠法。

三是在程序上全链条对接。对不适合调解或调解不成的纠纷,引导进入司法确认、诉讼、仲裁等解纷途径。对达成调解协议的,引导当事人依法申请司法确认固定调解协议内容。当事人未按调解协议全面履行的,中心可以辅导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执前督促和解或强制执行,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。

三、能动司法,奏响民族团结的“和谐曲”。

一是加强“调判结合”,深耕诉调定纷。紧盯“案源治理”,加强速调速裁团队建设,对争议不大并适用简易、小额诉讼程序的案件进行快审速裁。坚持“调解优先、调判结合”原则,2023年调撤率达75.4%,妥善化解民事纠纷。

二是应用“智慧法院”,优化解纷效果。积极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,将电子证据展示、电子送达、在线调解、数智执行等相关服务纳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,实现“指尖诉讼”和“掌上办案”。2023年,网上审查立案131件,占27.21%;线上调解136件,成功率91.2%;线上缴费193件,占73.6%。

三是强化“多元共治”,延伸司法触角。释放“民族调解”特色,指导网格员、专职调解员、人民调解员等基层治理力量,参与纠纷调解25次,惠及人民群众180余人。调解中心下沉力量通过线上大屏宣传视频,线下材料指引提供法律咨询、纠纷化解途径指引、风险预警提示等综合立体服务,把纠纷解决在前端,把诉源治理落到实处。

责任编辑:侯桂平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